【資料圖】
自研電池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各家廠商的必爭之地,隨著現存問題的逐漸暴露,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首的廠商已經投入到新型固態電池的研發當中。早前消息,比亞迪自2016年開始投入固態鋰電池的研發,至今已經成為國內相關專利技術最多的廠商,但距離正式投產還需要一些時間。從官方的回應來看,比亞迪還未進入測試階段,或許意味著成品質量還未達標,至少在比亞迪的下一代SUV上,我們還不能看到其固態自研電池的應用。
相比起比亞迪,不少科技公司已經走在了研發的前線,有了一些明顯的成果。前些天,從長城汽車中剝離的蜂巢能源正式披露了招股書,為上市做了前期準備,這家在2018年才獨立專研電池領域的“新公司”,在短短幾年內已經成為了全球十大動力電池企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蜂巢能源也是國內首批研制出20Ah級硫系全固態原型電芯的公司,目前已經進入到最后測試階段,相信不久之后將在其合作廠商的新款車型上登場亮相。
新能源汽車不得不向固態電池時代邁進,安全依然是交通出行的最大主題。固態電池最大的優勢在于密度更高,循環性能更強,最重要的是,更加安全。目前市場中主流的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在正常運行下還是相對穩定的,可一旦受到撞擊,絕緣隔膜破裂,電池內部就容易發生短路,進而釀成悲劇。當然,智能電車畢竟是“智能”的,獨立的電池管理系統可以幫助車主了解到電池的具體工作狀態,就算電池發生短路,能真正造成“車毀人亡”的事件并不算多,但也做夠讓人心慌。
為了解決安全問題,固態電池的研發已經成為世界新能源產業的最大課題之一,日本三大車企在國家的指導下,設置了嚴格的階段化研發計劃,預計到2030年實現全固態電池的上車應用。當然,市場競爭本來就是激烈的,在國內新能源行業中,不少科技公司走在前頭,也有不少車企強勢入場,而比亞迪作為近兩年銷量、人氣全面開花的品牌,在自研電池方面自然更受關注。
目前,考慮到成本、定位和實際應用的問題,磷酸鐵鋰、三元鋰、半固態和固態電池同時存在于市場中,這樣的局面或許將維持很長的一段時間,而廠商們也在不斷的追逐中不斷提升技術,降低成本。按照專家預測的時間來看,固態電池真正大面積范圍應用將會在2025年之后,而比亞迪有必勝的決心,就還不算太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