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針對近期多家車企注資成立電池公司,寧德時代認為車企與電池廠的專業分工不同,車企對于電化學的理解程度往往不如專業的電池企業。
近期,多家車企注資成立公司,親自下場造電池,此事引起了各方的普遍關注。
目前已有廣汽埃安斥資10億元注冊成立了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蔚來注資20億元成立了蔚來電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小鵬汽車更是豪擲50億元成立了廣州鵬博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以上三家成立的新公司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涉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
針對這種現象動力電池公司寧德時代進行了一番點評。
寧德時代指出,車企與電池廠的專業分工不同,車廠擅長于機械、電子等,電池涉及電化學體系,車企對電化學的理解深度往往不如專業的電池企業。
“公司在動力電池領域有深厚的積累,對于電池理解深刻,電池技術未來提升的空間很大,材料創新還有高鎳、高硅、M3P、鈉電池、無金屬電池、固態電池等新技術。
結構創新還有CTP、AB 電池、CTC等新技術;制造方面還需追求極限制造,與滿足電池燈塔工廠的高標準要求;安全可靠性上,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產品的技術分野非常重要,公司產品故障率達十億分之一。”
那么對于電動車企下場自己造電池一事,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