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夏,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浦東新世界實驗小學迎來了五湖四海兄弟學校的參訪?!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說乎”,幾方相聚,幾場報告,幾次交流,一場緣分,這是指向教育者間的交流學習,也是觸及靈魂的教育探討。
(相關資料圖)
在交流前,參訪團隊走過了新世界的校園角落,參觀了教學、辦公環境與教室布置,感受了學校的科技教育體現,了解了智能班牌、智能手環、智慧教室等運用。我們相信,辦好一所學校,教好每位學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應不斷追求時代步伐,緊握教育脈搏,始終以學生為首位,將每一層面的細節落實到位,腳踏實地,行而不輟。
7月1日
7月1日,“基于教育神經科學的專題培訓班”成員來校參訪。
周怡校長在會場上對來訪嘉賓致以了誠摯、熱烈的歡迎,并從學校構建、教師團隊、校園文化等多方面對新世界進行了全面的介紹。
張琪老師以“基于教育神經科學證據的音樂教學設計:以音樂欣賞課《野蜂飛舞》為例”為主題向來訪嘉賓做匯報。在匯報過程中,張琪老師將腦科學與音樂專業相結合,闡述了教育神經科學知識為音樂欣賞教學帶來的實踐啟示與思考,在設計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動覺、視覺、觸覺感受,激活學生的多感官知覺協同學習來欣賞音樂作品,使原來抽象的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和生動。
王璟楠老師的匯報主題是“基于教育神經科學視角下的芭蕾舞智慧課堂教學研究——以《天鵝湖中的“別樣風情”—查爾達什》為例”,王老師將自身專技與腦神經科學相融合,將教學由單純的“技能灌輸”向綜合的“智能開發”轉換,解決好技術性與創造性的關系,積極考慮如何在教育神經科學中開展創造性思維,致力于在日后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想象、創造,在以后的舞蹈技能應用及情感表現上更進一步。
魏翁靈老師依托《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對比《上海市中小學美術課程標準》(2011版),將“表現與應用”拆分為“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故而研究了基于神經科學的小學低年級“造型·表現”美術教學設計。魏老師參照教材與學情,將理論知識與研究設想融入于教學設計與實踐,發現能夠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并認識到學習繪畫是一個“開智”的過程。在教學基礎上重新審視視覺思維以及其挖掘手段來增強學習美術的樂趣,利用視覺思維的有效方法進一步開發我們的大腦,從而達到“開智”的目的。
趙旻老師為來訪嘉賓做“大數據支持下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研究”的主題報告。趙老師認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已經成為了教育領域的重要資源。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面,大數據技術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加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依據,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契合學校教育理念,爭取讓學生更好、更快地發展。
7月4日
7月4日,南通市小海小學行政領導和骨干教師的來校參訪。
周怡校長為來訪嘉賓致歡迎詞,并介紹了新世界的主體環境、辦學理念、育人方針等信息。校級領導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旨在提升各校間的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資源共享和互補。
李丹老師以“落實‘雙新’為成長,匯聚卓越促發展”為主題做匯報,并表示要落實"雙新",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發展方向。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也要緊密圍繞國家的發展大局,落實教育政策,保護學生身體健康,將教育回歸本源。
沈文佳老師以“數據驅動精準教學,AI賦能智慧教研“為主題做匯報,匯報中指出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教育服務,提高教育質量。
王培老師以“以數據為杠桿,打造高效語文課堂“為主題做匯報,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并評估教學效果,將有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王曉燕老師以“依托"三個助手"平臺,助力數學課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為主題做匯報,教師可以實現個性化教學。通過平臺提供的數據分析功能,教師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和薄弱環節,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反饋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實現因材施教。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得更加清晰,實現多途徑提高學習效率。
7月10日、12日;8月15日
7月10日、12日和8月15日廣東校本研修示范學校來校參訪。
周怡校長向來訪嘉賓致以了親切的問候與熱忱的歡迎,并介紹了關于新世界的建校發展歷程。
黃憶佳老師和趙赟老師以“80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主題做匯報,推進此課程旨在通過一系列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在80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學生需要積極參與各種活動,與同學合作完成任務,同時也需要自主學習、思考和總結。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方式與之前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技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社會競爭力。
吳艷老師和王培老師以“以數據為杠桿,打造高效語文課堂”為主題做匯報,匯報中指出個性化教學是提高語文課堂效果的關鍵。通過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教師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閱讀能力、寫作水平等,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加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這樣,學生可以在自己的優勢和興趣領域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提高整體的學習效果。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鄙蠎蚋綄倨謻|新世界實驗小學始終葆有“初學者”心態,面對批評虛懷若谷,面對挫折勇往直前,面對成績謙虛內斂。對于各校各地的交流參訪,學校展現出了各學科、各年段教師的學習研究成果。無論是教育神經科學、教育數字化轉型還是《80天環游世界》,這些都曾是教師們不熟悉的“生面孔”,但上戲附屬浦東新世界的教師們竭力做到日日行不怕千萬里,時時做不懼千萬事,不停創新、不停探索、不停進步。學校提供了層次多樣的培訓平臺,通過多種途徑方式讓教師們參與其中,了解新概念,打造新理念,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且扎實地成長。正因為有了之前的磨煉,才會有如今的交流分享。哪怕只是新知的冰山一角,但對于新世界來說是一種鼓勵,我們深知學習的腳步永不停歇。所以希望通過參訪的形式,增強各校間的互動與合作,攜手共進,共同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的發展。
標簽: